|
|
|
|
|
当前离线
|
|
圆桌对话的思考
<FONT size=4>中世纪有个圆桌骑士的传奇:亚瑟王从岳父那里,得到了一张能坐下150个人的桌子和150位出色的骑士。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骑士有着不同的信仰,但为了共同辅佐亚瑟建立王朝,经常共聚圆桌。骑士们为什么因圆桌而得名?是因为这张桌子大吗?不仅如此,这更是因为圆桌是一张意味着平等的“对话之桌”。用圆桌是避免任何人居于首位。我认为,在不同层面架起一张真正意义的圆桌,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。在此我想就宗教文明的层面与大家共同分享。</FONT><P><FONT size=4> <STRONG><FONT color=#006400>一、圆桌对话的实意:和而不同</FONT></STRONG>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4> 圣奥古斯丁的一篇布道文说了这么一件事:两个人决定去看日出,等待中的他们首先讨论太阳会从哪里出来,以及看日出的最佳方式是什么,因为意见不统一,他们打斗起来,结果双方都抓瞎了对方的眼睛,最终谁也没看见日出。结合亚瑟王的圆桌骑士们看,虽各有不同的称号和个性,但却受于同一个使命,于是他们立下了一个誓约:永不暴怒和谋杀,永不背叛。可悲的是,他们却以违约而告终!去看日出的“两个人”实际上正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富人和穷人、信仰者和非信仰者等在意识形态、宗教、种族和文化等方面具有诸多差异的人。而与圆桌骑士们相对应的,则是当今种种令人失望的“对话”。我们的“对话之桌”总是被某些先决的形式所规定,“往往不是真正的圆桌”。这是人类的悲哀,更是文明的悲哀。<BR> 叶小文局长曾说:“中国文化讲和而不同,这是和谐的基础。中国的和字,源于音乐,古代的写法就是一个人正在吹一个笙管乐器。‘龠’是象形字,是一组管子组合在一起,可以同时发出多样而又相融的声音,其意就是和谐,而本质在于不同而和、不同才能和,否则只能是齐而已……在音乐审美的经验层面,齐唱和齐奏的效果远远不如合唱。”“万紫千红总是春”,春日的斑斓也绝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!缤纷成就和谐。和谐不是一把用同一个标准丈量万物的尺子,而是一位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的指挥家。春秋战国的“百家争鸣”至今仍然在耳畔响起,而“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”给我们留下的是沉重的反思。所以,和谐不是“齐”,乃是“和而不同”、“事物的对立与统一”,以及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、统一和共存。<BR> 翻开历史画卷,人们会发现宗教文明也有不断被劫持并被利用于暴力的现象,那些打着宗教旗号却完全背离了教义原则和普世价值的残暴行为,令广大宗教徒和热爱和平的人士痛心疾首。人类意识到: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彼此认同、互相融合是世界和平的基础。<BR> 如何认同,如何融和?这需要回到亚瑟的圆桌旁,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。这种对话的前提就是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,承认各大宗教乃至原始宗教都有积极价值,承认人类各种文明都对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,都有值得人类珍视、值得其他宗教尊重的内容,并且在保持独特性的基础上彼此尊重、理解、学习、影响,建立良性互动关系。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4> <FONT color=#006400><STRONG>二、圆桌对话的途径:趋同存异</STRONG></FONT>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4> 早在明朝,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就已经穿上儒服,戴上儒帽,口说中国话。他们已迈出了本色化旅程的第一步。后来,赵紫宸、吴雷川、王治心等人,也在本色化运动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王治心认为:“文化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专利品,乃是属于全世界的。基督教可以提供一个文化的接触点,来沟通世界不同的文化。中国的基督教应该包括基督教、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这三部分的精华,彼此调和,互相容纳,这就是中国化、本色神学的一个民族特征。”<BR> 有人担心,文化的兼容可能会导致福音的“酱缸化”!有人担心这种文化兼容的本色化会像酱缸一样,牺牲福音本质的纯洁,以至于让基督教神学思想在中国文化面前低头。其实,本色神学的目的只是为了更有效地传扬基督,而不是改变福音的本质,只是用一种大家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真理诠释出来。为了拯救人类,耶稣支搭帐篷在人间,“道成肉身”正是他与这个世界人类趋同的表现。但他又说:“我不属于这个世界。”耶稣来到世界却没有被世界同化,这是与世人的一种“存异”, 两者结合起来,正是他入世而出世的统一,是人性和神性的共存,是趋同和存异的具体体现。“道成肉身”是他唯一救赎的途径,这也表明了趋同和存异的重要性。 <BR> 同样,宗教间的对话,也应该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趋同和存异。存异是坚守本质信仰的纯正,趋同是要看到彼此间的相通之处。比如,在伦理方面,五大宗教间也具相通之处:儒释道三教的精华,是“仁爱”、“慈悲”和“道德”,这与基督教之“圣爱”有某些相通之处。再就是“和”的理念,中国自古以来就追求大同理想境界。《礼运·大同篇》说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”孔子提出:“礼之让,和为贵。”孟子提出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庄子提出:“太和万物。”佛教主张“心和”。基督教圣经中以赛亚告诉我们上帝是和平的君主。《以弗所书》一章10节的经文告诉我们:基督的救赎,是为了让一切达到最终的和好。所以我们说,各宗教中和谐的理念都能够延展出来和谐的社会伦理、生态伦理、经济伦理等。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4> <STRONG><FONT color=#006400>三、对话的目的:分享、反思与共存</FONT></STRONG> </FONT></P><P><FONT size=4> 潘尼卡说过,人是“词的分享者”。人存在的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。每个对话者,仅仅是整个互动关系中的一方而已,对话是相互沟通的一个平台。真正的“对话”,最终意义是要指向对话者本身,其目的是在“对话关系”中意识到自我局限,进而通过对话不断激活自我。苏格拉底说:“未经思考的生活不值得生活。”我们个人、群体都应该不断地自我反省。<BR> 各宗教也是如此,都应该在坚持基本信仰不变的基础上,通过对话,找到双方的契合点,认识到自身和对方的长处,也找到自身不足之处。孔汉思指出:“只有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别人的信仰、宗教观点、伦理价值和标准时,才能真正地去学习别的民族,真正理解我们自己信仰的长处和短处、性质和界限、恒定的和变动的东西,才会发现共同的东西。”丁光训主教给我们作了沟通基督教内外真善美的表率,他曾批评过一些比较狭隘与保守的基督徒。所以,不但基督教,各宗教也都应用开阔的胸怀,承认和尊重宗教之间的差异和多元存在,这是人类文明走向宗教和谐的途径。在相互肯定、相互定位的过程中,一方面可以重新自我界定,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进行更好的改革。保守性与开放性是宗教存在的两个层面,如同鸟之两翼,缺一不可。保守性可以维护了宗教的核心价值,保证正统一脉相承;开放性可以搭建起宗教与世俗社会的桥梁,使宗教与时俱进,为存在和发展赢得空间。<BR> 我们的敌人不是异己的宗教同仁,乃是超越一切国别、地域和宗教界限的疾病、暴力冲突、贫困、自然灾害等问题。四川汶川地震与金融风暴,不得不使有着不同价值理念、不同身份和不同信仰的人有一种共同的思索:“到底谁是我们真正的敌人?”“世宗和”秘书长万德莱博士指出:“在贫困夺取人们生命的时候保持沉默,违反了各宗教都认同的基本教义。”他还曾经指出:不同的宗教都可以让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一条和平的河流,人类可以共同运用宗教智慧来构建“共享安全”的新理念。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,中国佛教协会、道教协会、伊斯兰教协会、天主教一会一团、基督教全国两会等宗教团体,分别以不同形式各自组织信众,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活动,踊跃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,与灾区民众患难与共。<BR> 今天,我们喜悦地看到,宗教人士不再是蛰居于象牙之塔的人们,不再是高居于庙堂之位的人们,而是积极融入社会的人们。从跨文化的宗教体验中,我们也能够寻找到这种必要的行动依据,即“没有一个人是孤岛”,“人”是“相互倚依”的关系。所以无论是宗教外还是宗教间,都应该更加地和睦相处、友好对话,可以透过别人看到自身的信仰力量,从而突破个体或宗教组织本身的局限,进入人类世界更为宽阔的生存空间,共同造福于社会。<BR> 最后,衷心希望,我们各宗教能够真正共聚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大的圆桌旁,互相尊重,彼此认同,和谐共处,谁也不居首席。同时,又让我们在面对民主共识、公民道德建设,以及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时,都能积极居于首席,尽最大的努力,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建设当中,以至于都能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;让我们携手并肩,共同演绎社会和谐,让最美的和谐之音在中华唱响,以至于成为世界之最强音</FONT></P>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