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当前离线
|
|
[原创]当歌谣不再时,老街和老屋还在说话....讲述汕头老街的故事
<FONT size=3>当歌谣不再时,老街和老屋还在说话....讲述汕头骑楼的故事<BR></FONT><P></P><P>据说,世界上有两个城市的街道是蜘蛀网型的,一个是巴黎,另一个则是汕头的小<BR>公园.1861年,汕头成为对外通商口岸,从此"楼船万国"、商业繁盛,赢得了<BR>"百载商埠"的美誉. </P><P>当飞驰的汽车从美丽的沿海公路拐进老街时,连续劵廊式的楼群便一一呈现.在<BR>四通八达的这里,带有希腊骡旋纹的罗马柱随处可见,直高式,巴洛克式,拜占庭,<BR>洛克可可风格等窗檐雕花目不暇接....潮汕人和星加玻人称它为"五脚<BR>砌"(FiveFootway),也称骑楼."五脚砌"一词是来之马来语kaki lima,lima是数<BR>词"5",kaki是量词"英尺"。新马城镇临街骑楼下面的人行道,宽度为5<BR>英尺,故马来语称之为kaki lima。这风格的建筑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券<BR>廊.十八世纪随着欧州殖民者的步伐,骑楼便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<BR>(Beniapukur)等地经马六甲海峡,东南亚先后传入中国的广州,上海等沿海城<BR>市.在中国,骑楼大致可分为闽派和粤派,闽派受当地木雕艺术的影响,构图比较<BR>细致,粤派则在审美理念上由具体走向抽象,逐渐抛弃复杂的符号化装饰,也更<BR>加简洁,更加接近欧陆风格.而汕头位于闽粤交汇处,骑楼自然也带有上述2种风<BR>格的特点.</P><P>南生公司---这里也曾夜夜莺歌<BR>小公园的中心最显眼的就是南生公司,俗称百货大楼.它便是近代汕头最具<BR>代表性的建筑之一.该楼于1932年建成.采用西洋建筑的内部装饰,以方形柱廊<BR>为主,大楼正面窗台,采用 两根科林斯柱加拱型门楣,加上凸出的铁栏杆阳台<BR>和彩色玻璃窗,颇为"哥特风味"。梅县籍印尼华侨李伯桓于<BR>于1911年创办该公司,原址在镇邦路.据说李当时在回乡途中看到这块风水宝地,<BR>为怕商家知道他有收购意图,抬高地价,便暗中命手下以各自名义买地,但消息还<BR>是不径而走.据说李当时为了处理一个叫吴宝庭的"钉子户",还私下送了1500大<BR>洋"茶宜"(茶水费).大楼一二层为南生公司,三四层为中央酒楼,五六层为中央旅<BR>店,后来还增资扩建致七楼.大楼建成后生意愈发兴隆,夜夜莺歌,昔日汕头的经<BR>济中心,多元化经营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百货大楼风靡汕头达半个世纪.</P><P>中山纪念亭:李伯桓的算盘---"死人压活人"<BR>人算不如天算,正当生意繁荣之时,却传来外地一大财团将进军汕头,对方的<BR>落脚点就是在南生正对面.消息一出,全市商号一片哗然.因为即将到来的财团是<BR>跨国性的企业,本地商号是不法于之竞争的南生为龙头的商号无不想尽办法,阻<BR>直对方进驻汕头.于是,李使了"死人压活人"之计.1934年4月在民间筹建了中山<BR>纪念亭,使得外地财团退兵.此中山纪念亭是在原假山,喷水池及"万福来朝"碑上<BR>建起来的,亦称"小公园亭".该亭采用攒尖结构,红柱青瓦,当时成了人们闲谈纳<BR>凉的好去处.1969年,亭子中除四旧浪潮中被拆毁,直到1997年才重建恢复原貌.<BR>在很多汕头中老年人眼里,纳凉的小亭,石狮,歌谣游戏..一起编织出的童年回忆<BR>的彩带.</P><P>乾泰厝内------敲锣赶走林乾泰<BR>一个夏日黄昏,再次走过同平路古老的建筑群,拍摄下那一个个残旧的窗户和<BR>浮雕装饰,突然,眼前一亮,一个陈慈簧故居极相似的 楼房映入眼帘,线条优<BR>美的窗花,装饰符号一致的女儿墙。。。<BR>难道这也是陈氏家族的房产?我继续走着,就在 几十米外,我对着另一幢已成<BR>危房楼房的精致门窗拍得正欢,可当我走进拍大门时,门牌让我 震惊:"乾太<BR>厝内"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昔日汕头最有钱的富家毫宅--乾泰厝内? <BR>如果真是这样,那旁边与陈慈簧故居极相似的 楼房又是什么人建的人?我带着<BR>好奇,乾泰厝内走进了旁边的巷子,巷子很小,但很荫凉,楼房间假设了很多<BR>木料,"山静似太古",厝内亦然,2只小狗在懒洋洋横在过道上打盹,彩蝶的<BR>飞舞才能让你感到时光还在流动,听着老屋讲述曾经风火的岁月。<BR>据电视记录片《汕头老街》记载:"乾泰厝内原先的主人是福建人林乾泰,<BR>他在汕炒地皮发迹,挑选这块宝地建大夫第,清光绪18年间(1892年)建成乾<BR>泰厝内,共 66幢,占地面积3562平方米。"<BR>据说身为小官的林乾泰经常贿赂官员,在回澜新溪征地等事情上与晚清大吏方<BR>耀结怨,,方耀便指使死囚供认所干的坏事都是林乾泰唆使的,并以此为借口<BR>搞垮林乾泰,林又涉案包揽鸦片烟税,最后导致林家破落,不得不变卖家宅。<BR>乾泰厝内当年用水,全靠几十名挑夫每天从韩江挑水供应。有回林乾泰因得罪<BR>漳潮会馆一位师爷,挑夫被煽动,鸣锣罢工断水,一时使乾泰厝内狼狈不堪。<BR>故此旧时汕头人口中流行过一句俗话,叫‘敲锣赶走林乾泰'"<BR>据说,在堪舆学上,乾泰为易中二卦。乾纯阳,纯刚。泰,上下对流,阴阳交<BR>错,万物并作。否极泰来,物极必反嘛。</P><P>那旁边与陈慈簧故居极相似的 楼房又是什么人建的人?且乾泰厝内巷的门楼<BR>看,瓷砖和陈慈簧故居是一致,这种纹理的彩色瓷砖,当时东南亚才有,从门<BR>楼到窗花,女儿墙,到整座楼的大小比例都一致,难道都是陈氏收购乾泰地皮<BR>建起来的豪宅?且出自同个设计师之手?极有可能,因为只知道在陈簧利家族<BR>当时在汕头兴建了400余座骑楼或洋楼的新楼,占了同时期,汕头新旧楼房的十<BR>分之一,所以并不奇怪。后来确实有当地老人的传说印证我 的看法。</P><P>曾经天使之翼庇护下的杉排路<BR>沿着乾泰厝内往东走,穿过杉排街,就到杉排路。这一带是以前是韩江上游流<BR>送木材的终点集散地。杉排路的骑楼甚是精美,巴罗克风味十足,也有人说是<BR>"新古典主义风格"。有个朋友就住楼上,听她说这以前楼顶还有天使的雕<BR>塑,但已经在文革间被毁,很难想象天使之翼庇护下的童年生活会是怎么样。<BR>骑楼上的每个部件都很精致,耐看,从窗沿,窗裙,楼体每层都有不同的线脚<BR>和柱饰,底层是爱奥尼柱,2到3层是方型的附墙柱,增加了建筑立面效果,各<BR>层的窗裙、窗楣、窗山花的造型的构图也各异,2楼的窗口两侧,各立上一棵柱<BR>子,上面架檐部,下面立基座,上面架上三楼的阳台还有仿罗马拱券,很有美<BR>学上的视觉效果,形成响上部的自然过渡。这种风格起源于古罗马,古罗马人<BR>对拱卷结构的贡献的巨大的,但其外观有厚重的砖墙而显笨重沉闷,这是爱好<BR>华丽的罗马人不能容忍的,于是才发明了用柱体来装饰墙体的办法。</P><P>汕头有座旧公园---</P><P>在跟一位叫林志达的好友闲谈时候,得知他曾在同平路发现有一座道台伯公<BR>宫,心中老是疑惑不解,猜测是哪位有政绩的道员去世后被百姓供为土地神,<BR>后来由于什么原因香火被移到汕头。原来潮<BR>嘉兵备道是曾在汕头设有行署的,这道台伯公宫自然就是道台行署旁的伯公<BR>宫。而听说汕头第一座官方建立的公园就位于此。民国20年,即1931年,公园<BR>地皮被卖,便成了西洋风格的民居群落。</P><P>雨后,巷子格外宁静清新,我们顺着小公园亭,穿过延寿直街,<BR>卖草果(凉粉)的骑着自行车,叮叮铛铛沿街叫卖。。。使我仿佛站在时空交<BR>错中,祖母每次提其这段历史都 黯然落泪。在 上个世纪,30年代末,日军进<BR>攻汕头,早已成孤儿的祖母才6岁,她带着 2岁的弟弟流浪与此,露宿街头,每<BR>2天,延寿直街的善堂就会发一次救济粮,每人只能分一小勺发黄的大米,<BR>祖母和弟弟就靠这点粮食,幸存下来。</P><P>出了延寿直街,就是旧公园右巷。<BR>旧公园右巷4号:据史料记载,1926年杨石魂,陈振?在这策划指挥汕头工人运<BR>动,现在这民宅依然保存完好。</P><P>据居住在巷里的老先生讲,以前旧公园右巷大都住些舞女,左巷则多住些实业<BR>家、银行家等殷实人家。旧公园荣华里一开始的业主便是位有钱的舞女,现荣<BR>华里还有一口封了的井,据说附近的居民很多用这口井达半个多世纪,直到八<BR>十年代末,大家都用上自来水,井才由于滋生蚊虫被封上。<BR>或许,这里更多的悲欢理合的故事,更象这井,封尘于颠沛流离间。</P><p>[此帖子已被 青蛙探险队 在 2005-5-16 0:16:59 编辑过] |
|